幫助
收藏
0有用+1
0

山楂

播報(bào)討論上傳視頻
中藥
展開4個(gè)同名詞條
山楂,中藥名。為薔薇科植物山里紅Crataegus pin,natiida Bge.var.majorN.E.Br.或山楂Crataegus pin.nati fida Bge.的干燥成熟果實(shí)。秋季果實(shí)成熟時(shí)采收,切片,干燥
別    名
鼻涕團(tuán)柿楂子山里果子
植物界
被子植物門
雙子葉植物綱
薔薇目
薔薇科
山楂屬
山楂
分布區(qū)域
山東、河南、河北、遼寧等地
中文學(xué)名
山楂
采收時(shí)間
秋季果實(shí)成熟時(shí)采收
用    量
9~12g
毒    性
無毒
貯    藏
置通風(fēng)干燥處,防蛀

生理特性

播報(bào)
編輯
本品為圓形片,皺縮不平,直徑1~2.5cm,厚0.2~0.4cm。外皮紅色,具皺紋,有灰白色小斑點(diǎn)。果肉深黃色至淺棕色。中部橫切片具5粒淺黃色果核,但核多脫落而中空。有的片上可見短而細(xì)的果梗或花萼殘跡。氣微清香,味酸、微甜。

產(chǎn)地

播報(bào)
編輯
主產(chǎn)于山東、河南、河北、遼寧、云南。

入藥部位

播報(bào)
編輯
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實(shí)。

炮制方法

播報(bào)
編輯
1、凈山楂:除去雜質(zhì)及脫落的核。
2、炒山楂:取凈山楂,照清炒法(不加輔料的炒法稱為清炒法。)炒至色變深。
3、焦山楂:取凈山楂,照清炒法(不加輔料的炒法稱為清炒法。)炒至表面焦褐色,內(nèi)部黃褐色。

性味

播報(bào)
編輯
酸、甘,微溫。

歸經(jīng)

播報(bào)
編輯
歸脾、胃、肝經(jīng)。

功效

播報(bào)
編輯
消食健胃,行氣散瘀,化濁降脂。

主治

播報(bào)
編輯
用于肉食積滯,胃脘脹滿,瀉痢腹痛,瘀血經(jīng)閉,產(chǎn)后瘀阻,心腹刺痛,胸痹心痛,疝氣疼痛,高脂血癥。焦山楂消食導(dǎo)滯作用增強(qiáng)。用于肉食積滯,瀉痢不爽。

相關(guān)配伍

播報(bào)
編輯
1、治一切食積:山楂四兩,白術(shù)四兩,神曲二兩。上為末,蒸餅丸,梧于大,服七十丸,白湯下。(《丹溪心法》)
2、治食肉不消:山楂肉四兩,水煮食之,并飲其汁。(《簡(jiǎn)便單方》)
3、治諸滯腹痛:山楂一味煎湯飲。(《方脈正宗》)
4、治腸風(fēng):酸棗并肉核燒灰,米飲調(diào)下。(《百一選方》)
5、治老人腰痛及腿痛:棠梂子、鹿茸(炙)等分。為末,蜜丸梧子大,每服百丸,日二服。(《本草綱目》)
6、治寒濕氣小腹疼,外腎偏大腫痛:茴香、柿楂子。上等分為細(xì)末,每服一錢或二錢,鹽、酒調(diào),空心熱服。(《百一選方》)

用法用量

播報(bào)
編輯
煎服,9~12g。焦山楂消食導(dǎo)滯作用強(qiáng),常用于肉食積滯,瀉痢不爽。

禁忌

播報(bào)
編輯
胃酸分泌過多者慎用。
吃山楂不可貪多,不要空腹、飲酒或與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同吃,以免形成胃結(jié)石;吃完要及時(shí)漱口,以防傷害牙齒;山楂有活血化瘀、破氣作用,孕婦需慎食。 [5]

相關(guān)論述

播報(bào)
編輯
1、《醫(yī)學(xué)衷中參西錄》:山楂,若以甘藥佐之,化瘀血而不傷新血,開郁氣而不傷正氣,其性尤和平也。
2、《唐本草》:汁服主利,洗頭及身上瘡癢。
3、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:治痢疾及腰疼。
[1-4]